中国彩钢网 - 彩钢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市场观察 | 政策法规 | 人物访谈 | 技术资料 | 企业动态 | 市场分析 | 新品发布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行业标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品发布 > 大运河“塑造”流光溢彩文学
P.biz | 商业搜索

大运河“塑造”流光溢彩文学

信息来源:caigang.biz   时间: 2022-08-20  浏览次数:18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

长江万里奔流,运河千里穿行,运河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更是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令人瞩目的运河区域城市经济带和文学文化带。近年来,学界深入探讨中国文学与运河之间的关系,深刻勾勒出运河文学的肌理,为挖掘大运河文化资源、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日前,来自江苏、山东、天津、河北等地的数十位专家出席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文学与运河”全国学术研讨会,从多个议题对运河与文学作出深入而通透的阐释与探讨。

80%明清小说出自运河流域作家之手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沟通中国古代南北东西的交通大动脉。

大运河寄托着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盛,塑造出璀璨的文化和流光溢彩的文学。在运河沿线产生和创作的文学作品,多具有丰富的运河元素,呈现出鲜明的运河文化背景和特征。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白居易的《隋堤柳》、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到宋代词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苏辙的《高邮别秦观三首》、柳永的《临江仙》,从明代杨士奇的《发淮安》到“四大名著”,其创作均与运河密切相关。其中,就京杭大运河区域文化来说,又可分为以北京为代表的京都城市圈,以临清为代表的港口城市圈,以南京、苏州等为代表的江南城市圈。

在中国版图上,浩荡东去的长江与南北贯通的大运河“十字相交”,“一横”“一纵”共同织就了如今江苏的繁华。明清时期,运河流域的文学极其繁荣,就文学体裁来看,明清小说80%左右出自运河流域作家之手。以运河城市为中心,更是形成明清小说创作的重镇、高地。

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会长冯保善,从明清小说创作的区域分布研究发现,南京与杭州、苏州等运河城市都产生了一定数量的作家,南京排第二位,尽管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现象,但整体均体现出显著的运河都市文化特征,其中又以杭州、苏州、南京、常州、扬州等运河流域城市最为突出。

此外,明清小说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和“三言两拍”,也无一例外都与运河城市有关。比如《三国演义》最初在江南流传,有学者推测,其最早刻印就刊于南京;《水浒传》 的作者施耐庵,曾客居苏州;《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南直隶淮安府(今淮安)人;吴敬梓则常年奔波于南京、扬州、淮安之间,在南京创作《儒林外史》;大家耳熟能详的《红楼梦》就更不用说了,江南“秦淮风月”“扬州旧梦”的生活经历与体验,成为曹雪芹创作小说的重要基础。

运河不仅深刻影响着沿线区域文学创作与传播,也影响着文学的特征、格局与生态。冯保善指出,明清小说经典化的进程,更是与大运河江南区域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三国志演义》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本,出版后即成为该书最流行的定本;《水浒传》的版本如《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新镌李氏藏本忠义水浒传》,均为名刊;苏州金圣叹评点删定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是清代最为风行的本子;《西游记》最早与最佳刊本为金陵世德堂刊《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即刻于南京。

《红楼梦》勾连两座运河城市

在运河文化视野下考察《红楼梦》的南北风俗书写方式,为研究这部伟大的小说打开了全新视角。

《红楼梦》代表着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曹雪芹熟谙大运河及沿岸的南北风情,这从作品中对南北地域物产、民俗、方言等的具体描写中即可领略到,比如描写的水果类就有鲜荔枝、柚子、黄橙、朱橘、橄榄、木瓜、大佛手等; 食品类有风腌果子狸、鸡髓笋、火腿、红稻米、红菱、大芋头等;茶类有老君眉、普洱、六安等;酒类有绍兴酒、惠泉酒等。

纵观曹雪芹的一生,其生活范围主要在金陵和北京。金陵是南方重要的运河城市,北京则位于大运河的北端,《红楼梦》中提及这两座城市最多,有研究者指出:两座重要运河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滋养了曹雪芹的精神世界和艺术世界,曹雪芹自然赋予《红楼梦》运河文化的南北元素。京杭大运河成为《红楼梦》中人物远行的重要交通基础,也必然成为曹雪芹走出静态书斋动态远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并创造出运河文化背景下具有南北风俗的《红楼梦》。

事实上,有研究者指出,京杭大运河是联系大观园等具体场景与外面世界的桥梁,也是推进《红楼梦》叙事情节的结构要素。《红楼梦》中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祖籍都在金陵。第三回中林黛玉从扬州坐船入京都,以及后来其父林如海病重,她走的就是从北京到扬州的京杭大运河水路。林如海病逝,林黛玉护送其灵柩经京杭大运河回到原籍安葬。清代南方人去北京,一般就是取这条水路而行。第十九回,林黛玉和贾宝玉对话,还提到大运河沿岸扬州的“景致古迹”“土俗民风”。第四十八回香菱说:“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既然她与宝钗一家是乘船上京,从南京到北京,必然也是水路的京杭大运河。第五十回薛宝琴写的十首怀古诗中,《广陵怀古》《淮阴怀古》写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风景,《桃叶渡怀古》《钟山怀古》《赤壁怀古》写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的长江沿岸的风景。第五十七回,紫鹃骗宝玉说黛玉要回苏州,宝玉便指着金西洋自行船说:“那不是接他们来的船来了,湾在那里呢。”他清楚黛玉回苏州会乘船走京杭大运河这条水路。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建忠表示,江宁织造曹氏家族与京杭大运河有深厚的渊源,曹雪芹由南京迁到北京的踪迹与大运河密切相关。以运河为视角研究《红楼梦》的创作过程,将《红楼梦》研究与运河文化研究相结合,融通文学、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等不同学科视角,能够全方位拓展《红楼梦》研究空间。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彩钢网证实,仅供您参考